不完全統計,中國人選擇境外房產投資的國家中,新加坡是很主要的方向之一。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環境優美
中國人最早認識新加坡,可能就是從這個島國那潔凈的城市風貌開始的。“花園中的城市”,世界人是新加坡的城市風貌的總體評價,也是新加坡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建設成就。據說這幾年,鄰近的馬來西亞政府在城市建設方面參考了很多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但相對于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城市環境衛生就明顯更勝一籌了。
文化同源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除了中國之外,唯一一個使用簡體中文字作為日常通用語言文字的國家。這一點,讓不少中國人對于在新加坡置業的興致大增。且地理位置方面,新加坡和中國處于同一時區,沒有任何時差,對于在那里置業,本身卻需要經常往返兩地的生意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素。
發達的教育
一些有孩子的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更為國際化的教育,選擇海外置業。隨著美國簽證政策的收縮,不少家長把留學的目光更多地轉向了歐洲;而眼光更為“長遠”的家長,則喜歡在中學階段就把孩子送到國外的學校去讀書,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孩子取得國外的中學畢業資格后,可以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選擇大學。比如新加坡,是一個英聯邦國家,在那里的中學畢業,可取得“ALevel”認證,這一水平的證書是被所有英聯邦國家所認可的。而諸如INSEAD等國際知名的商學院,也在新加坡擁有分校。
就業容易
近年來新加坡奇缺中文人才。以往在新加坡的學校里,中文不及格的華裔學生將被留級,但是據說現在,中文不及格照樣可以升級,可見當地中文人才的稀缺。在新加坡逗留期間,我曾稍微留意了一下當地的電臺廣播,播音員的普通話水平令人不忍卒聽,且經常讀錯字。
理性的樓市說了半天,要買房子,當然得關注價格。新加坡的住房大致分為四等:獨立式花園洋房、排屋、私人公寓和組屋,其中組屋由新加坡政府建設部門統一投資、開發、規劃、設計、建造,出售給新加坡公民居住。
在新加坡,高檔的房子數量也不少,價格自然相當不菲;不過,由于政府的規劃,更多的住宅是面向普通百姓的,定價絕對能夠讓一般工薪階層負擔得起。當然,因為地段和內部設施的區別,組屋的價格也有明顯的高低之分,總體而言,新幣15萬-25萬即可購買一套兩室一廳的住房了,與目前上海內環至外環之間的房價大體相當。
不過組屋只能供新加坡國民購買,外國人買房子只能購買公寓、排屋等品種,價格則根據地段、品質等各不相同,總體價位自然高過組屋。業內人士稱,亞洲金融風暴之后,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對樓市的金融風險進行規避,因此房價相對比較穩定,不容易貶值。據透露,一般新加坡每年的新房交易量和二手房交易量都在4500套左右,可見市場非常穩定。
在消費者購買房子的過程中,新加坡的政府也會采取種種保護措施,以期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并對房產公司進行監管。
據介紹,新加坡的房產公司賣房子與國內不同,當地絕大部分房子的出售是以期房的形式進行預售的,而且付款的方式也很有意思———除了首付款,其余的部分,一般是造好了墻壁就付墻壁的錢,貼好了墻磚再付墻磚的錢——這樣一來,可以減輕消費者付款和貸款的雙重壓力,讓購房者有時間來周轉資金。同時,政府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利益,會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把購房者先后付出的款項都監管起來,待建筑部門對該樓盤的各項施工都進行驗收并合格之后,才準許房產開發商從指定賬戶中提取消費者的購房款。
對于外國人來說,一般的消費者通常都是購買新加坡的公寓,這樣的房子不但價格相對低廉,而且社區建設也非常到位。通常一個社區內,各種生活、商業設施都已經具備了,不用踏出社區,即可滿足各項生活需求。
此外,由于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多種民族的國家,政府為了維持各民族和平共處的局面,通常會規定一個社區的各個民族居民必須達到某一個百分比。這一點,有意去新加坡置業并居住的中國人必須有所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