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值升值最關鍵的因素肯定是地段
相對來說,一個城市中心區域和熱點的新區永遠是首選。現實情況是,部分人因為購買力不足選擇了郊區,最后你會發現這些地方保值升值能力要差得多。有些人買了郊區的商住房,這些房子現在可能滿足了剛需的居住需求,但它是商住卻又在郊區,轉手恐怕都比較難。
2.實體考察看交通
判斷交通配套的好壞不能只看公交站點。我們不僅要看距離交通站點的實際距離,還要考慮到出行的多樣性,最好自己實體考察一番。
3.配套要看重點需求,沒必要過分求全
過分求全的直接結果是購房成本大幅攀升,有所取舍是明智之舉。比如對于上班族來說,附近只需要能夠找個地方買點菜或者直接有個館子解決吃飯問題就好了,一個綜合商業購物中心的可能就不是必需的;而對家有老人的家庭來說,可能更希望附近有家醫院或一個休閑公園,相比之下購物中心的重要性可能就下降了。
4.學校配套不能少
買房不僅要關注學校帶給孩子良好的教育,更應關注到學校周邊的生活環境,這些區域往往更加安靜、安全、舒適。這是買教育地產能夠實現的效果,而如果因此入手“天價”教育地產就不值當了,買“天價”的房子會極大占用家庭流動資金。
5.貸款比例多少,應該貸多少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的人要求較高的流動性,有的人要求較低的還款壓力。前者盡可能少出資以利用銀行的錢,后者則可適當提高首付比例。
6.就房子而言,一樓該不該買
老司機認為,如果有能力,應盡可能避開這個樓層。即使對于那些腿腳不靈便的老人來說,一樓和二樓的差距其實很小。二樓相比一樓最大的好處是避開了單元門頻繁開合的噪音,也不會有地面“泛潮”等問題。
7.買房是否應該考慮車位
車位資源越來越重要是一個趨勢,有些人覺得現在沒車,養車位是負擔,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能力的購房者最好買個車位,有些小區只租不賣,最好也占個坑。
8.到底選大開發商還是小開發商
對于新手來說,買房和買手機是一回事,大開發商的品牌影響力在那,操盤能力、信譽狀況、資金實力都強于中小開發商。房價漲得這么厲害,大開發商的抗風險能力顯然更強,買期房更應選擇大開發商。